摘要
2021年4月6日,山东滨州黄河道街道发生了一起由化学储罐爆炸引发的危险品事故,造成11人死亡,甚至影响到了几公里外的居民。引起社会关注和广泛讨论。本文从事故发生原因、环境影响、应急预案、企业责任等方面全面解析,并对类似事故进行警醒,呼吁企业更加重视危险品管理。
正文
一、事故发生原因
1、企业管理不严格,存在隐患
随着调查逐渐深入,事故直接原因在于涉事公司巴洛仕美化科技有限公司化学储罐泄漏,烯丙基乙烯与氢氧化钠相遇引发爆炸,从而导致了事故的爆发。但是,企业本身存在着厂区布局不合理、危险品储运、化学品分包等问题,在管理上“各个相对独立而不协调”,使得安全隐患得以产生。
2、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缺失生产安全环节
问题并不仅在于企业本身,监管部门也存在着监管不力的问题。监管责任不到位,对涉及危险品管理等方面涉事企业的政府管理部门不及时记录、不及时追责,特别是环保部门和安全生产部门未能展开细致规方式的检查,也未能完善监测及追溯制度,以致安全隐患的整改受到延误,间接推高了企业违规生产的应对成本,有偿承担保险、未保险金、受罚款等。
二、环境影响
事故造成的后果就是生产环节和社会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政府在救援和安置受害者的过程中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1、生态环境遭到污染
在事故区域,空气、土壤、水源均受到了威胁。居民滞留无助,灾后整治环境恶劣,“污染清洗、处理、处置、修复”难产。
2、供电受损,市场供需生态受到影响
发生爆炸引起的火焰和浓烟极大影响了周边住户,但也对供电带来了影响,此外,火灾现场位于工业园区的核心地带,导致内部交通管制、市场供应受限。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公共安全的监管成为现阶段首要任务。
三、应急预案
1、公共机构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公共机构履行应急职责,开展组织搜救、警戒、防止扩散、火场救援等工作,展开了安全经济工作体力资源的最大调配。并且,各级地方政府积极组织疏散受困人员,安置避难所。
2、紧急交通管制措施
在紧急情况下,为保障交通的安全通畅,政府应紧急采取一系列的交通管制措施,避免形成大量堵塞、应对抢通交通要道等应急事件。
四、企业责任
1、企业安全管理意识转变
企业应该尽早发现和排查各种隐患,及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进行管控。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并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培训,从而使每一名员工在企业的安全风险管控中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确保企业能够做到精准识别、精细管控。
2、企业应急管理能力提升
企业应急管理能力是否强化,是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场地测量、建筑检查、火灾监测、自动化测量等方面进行优化,对于保障企业安全及预防危险品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3、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除了肩负对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外,还要肩负对消费者、用户、客户、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因此,企业必须始终遵循先安全,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和企业价值观,并在发生事故时积极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同时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
结论
以滨州危险品爆炸事故为例,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此事故的触动需引起我们对于其他领域的关注,让我们共同努力,使类似事故不再发生。在企业经营中,重要的是要栖于稳健、可持续的发展之道,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并创造中国企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