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年7月14日晚,北京大兴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大兴区府学路与福源路交叉口南侧一个危化品仓库发生泄漏,现场荷枪实弹抢救。事故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数十幢房屋和车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将针对大兴危化品泄漏事故,深入剖析产生安全防范漏洞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
正文:
一、公司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大兴危化品泄漏事故的核心源头——易燃物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环节,反观其公司安全管理机制,不难发现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并不完善。行业专家认为,仓库库存物品清单等安全管理措施尤其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识别和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即便在发生事故的现场,也缺少应急反应预案以及现场隔离和救援措施,加剧了事故的恶劣程度。
二、监管部门执行力度不足
在化工危化品行业,安全管理和监管责任是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双重”责任。而针对不少国内的草根型企业,由于相关法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强,针对这类企业进行的生产安全评估和征收不怎么明显,监管执行力度不足,从而失去了规范业务的能动性。此事中,涉事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被认为存在漏洞,但同样需要认识到,存在于涉事企业周边环境内的监管录音电子炸弹也未必全部达到了应有的职责。
三、工人技术观念落后
在广大化工从业人员中,缺乏安全生产意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事故中,缺乏高级技巧水平的工人在现场的“冷面”面临了复杂的灾难应急情况,无法有效控制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培训,加强技能培训、技术升级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增强从业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社会公众安全意识淡薄
社会公众对危化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仍有待加强。在大兴危化品泄漏事故发生后,有不少人只是远远观望,甚至有人骑着小电驴赶着车堵在事故区域内。危险品泄漏带给我们的不是诙谐轻松、惊险刺激,而是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和环境生态危机。因此,推动安全生产意识普及、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教育非常必要。
结论:
以上四个方面分别是影响危化品泄漏事件的安全防范漏洞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有助于预防类似的重大事故发生。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危化品的生产使用和储存需要高度重视安全、规范化、有序化,建立完善的安全产品评估制度和公开透明的监管机制是关键,特别是企业在安全生产和出厂监管中必须技术、品质、安全、环保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和监督力度,这才是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可行之路。
作为危化品企业,巴洛仕集团重视危化品治理,暴毙危险废物处置、危废处理、危险源处置、固废减量化、污泥资源化处置和造纸厂固废回收、废化学品回收等各种服务,已经形成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基础,为大家提供一条良好的服务途径。同时,希望全社会能够加强对危化品安全生产的重视、加强监管,共同维护社会生态的平衡和共同安全的发展。